• 繁體
  •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经贸资讯
    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8-07-09 08:00:00    阅读:1245次

    导读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广东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先机,确保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短板,通过招才引智,集聚人工智能高端智力资源,在核心技术方面加快突破瓶颈制约,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广东再添新动能、再造新优势。



    问题与挑战




    核心芯片技术受制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广东经济体系的突出短板,明确指出“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亟待加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缺核少芯”是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的突出问题。广东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对电子元器件需求巨大,但90%以上的芯片依赖进口。2017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进口商品货值占全省进口总额的50.8%,占电子信息行业产值的36.6%;其中集成电路进口货值占进口总额的26.4%;东莞智能手机产出量占全球的20%,但应用系统、触控屏等核心技术均掌握在谷歌、三星等外国企业中。


    人工智能领域存在前沿技术瓶颈

    广东人工智能相关单位约有70%专注于应用层,19%专注于技术层,既是优势也是短板,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研究基础薄弱,行业大多数处于应用层,仅聚焦当前有限的几个领域的低水平突破,关键技术研发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省市,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人工智能领域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在类脑智能、量子智能计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更高层次的深度学习、人工意识、情绪感知环节还没有明显突破,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小制造企业缺乏数据、平台、标准支撑

    广东数量众多、需要升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需求较碎片化,且每一个工厂的环境、生产过程都不尽相同,人工智能需要在大数据基础上深度挖掘、深度学习,积累的数据相对比较少;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业企业,要根据企业不同环境进行“量身定制”,经济成本比较高。行业标准有待完善,工业现场目前的数据通信标准通常不兼容,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技术对优化建模数据量基本需求。


    智能制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016年广东制造信息化指数为49.4,居全国第三位,产业应用、效益与影响两项分指标位列全国第五、第七位。规上制造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仅为34.5%、网络化率仅为45.3%,落后于上海、北京、江苏。同时,广东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参差不齐。粤东西北地区整体滞后于珠三角地区;离散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流程制造业,在工业34个细分行业中,有25个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低于44.1%的全国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提升制造产品质量仍有提高空间

    总体上看,广东质量供给水平、质量保障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还不相适应,高质量的有效供给不足。产业整体层次和产品优质率仍然不高,中低端产品占比仍然较大。广东产品关键零部件的机械基础件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标准体系结构还不够合理,标准缺失、滞后、老化等问题并存,标准供给仍有较大缺口,对提高质量的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

    广东企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大于供给,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短缺。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指出,2017年全国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2016年的2倍,2015年的5倍,人才缺口在100万左右,尤其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以及基础性研究人才更是缺乏。据调查,2017年全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职位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和上海,三地所招职位占比合计近90%,而广东仅占4%。


    广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当前,广东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迈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大关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广东制造”转向“广东智造”。


    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目标,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出台实施《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和《广东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目标方向,力争用三年时间,构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三核、东莞佛山惠州为三区、其他地市为节点的“三核三区多节点”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将广东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1
    明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

    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律,AI会率先在线化程度高的领域使用,3-5年随着感知技术、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AI会延伸到实体世界,5-10年当技术进一步成熟,AI会延伸到个人场景。

    2
    打造广东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各市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发展,在珠三角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群。

    3
    打造人工智能园区+小镇“双载体”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互联网+”小镇等载体,推动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建设10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经济新增量

    1
    发展智能化装备

    依托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培育推广新模式,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

    2
    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优化率、节能减排率等为重点,推动企业加快生产线、控制终端智能化升级,实施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企业加快生产线、控制终端智能化升级。

    3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针对广东中小微企业众多的特点,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分类分阶段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支持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沿着从“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的四个阶段循序渐进,2.0、3.0、4.0同步推进。


    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服务业,增强发展新优势

    1
    以人工智能提升城市功能

    围绕建设智慧城市与有序治理特大城市的新需求,在目前政务、交通、卫生、教育等部门智能化建设基础上,加快“人工智能+”在网上办事大厅、城市综合治理、市政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强化智能感知优化城市综合运行,强化决策辅助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聚焦智能识别提升交通航运效率,聚焦认知计算推进教育医疗精准普惠,推动政府服务和社会运转智能化。

    2
    提升服务业服务供给能力

    在金融商贸、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化,做大做强金融科技产业;推行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智能物流新业态;运用智能辅助诊疗、机器人等智能医疗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


    补齐短板,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加快突破

    1
    发展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软硬件

    发挥大企业研发核心技术的领军作用,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发展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行业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硬件。

    2
    完善建设人工智能公共平台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检验评测、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智能家居五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型、一体化的区域创新平台。

    3
    完善技术、产业、服务、质量等标准体系建设

    要将产品高质量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首要目标,创新质量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严守质量底线,构建标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检测计量体系等,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招才引智,集聚人工智能高端智力资源

    1
    培育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加大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领域的高端紧缺人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广东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学科建设。

    2
    强化创新要素合作联动

    对标营商环境最好的国家和地区,着力构建依法保护创新权益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聚焦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人才流动、创新产品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等关键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促进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实现“双轮驱动”,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加大政策配套支持,打造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圈

    1
    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要加大“财政+金融”服务支撑力度,建议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利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及股权投资等多种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2
    加快数据资源开放

    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政策,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分类推动重点领域数据开放,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开放,搭建综合性基础数据资源库和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

    3
    建立完善人工智能统计指标体系

    针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的统计数据缺失的现状,建议统计、发改、科技、经信等有关部门,摸清发展底数,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统一口径,明确统计范畴,切实把产业真实情况统计精准。

    4
    打造全国或国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论坛及展览会品牌

    建议联手国内顶尖的智库,谋划举办中国或国际人工智能论坛;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特色举办“人工智能+”的展览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等专题展会,通过论坛及展会的影响力,集聚国内外人工智能要素资源,提升智能广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文综合整理自广东经济《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作者:刘慧琳,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产业研究处。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上一篇: 亚投行已批准投资“一带一路”项目超53亿美元
    下一篇: 粤港澳大湾区海港和空港群傲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