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诺奖实验室聚焦前沿创新,比亚迪纯电动巴士行驶在韩国济州岛……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其中,深圳的科技创新力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近日发布的由南方日报社和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共同撰写的《2017珠三角企业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深圳创新企业不断被提及,正引领着广东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成为推动广东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腾讯、比亚迪等企业已成为年营收千亿元级的“巨无霸”,华大基因、大疆等企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独角兽”,珠三角企业已然在信息通信、超材料、无人机等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如果说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代表了颠覆式创新领域的“最亮的星星”,那么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中小型“瞪羚企业”,则是在推动深圳创新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漫天繁星。它们,共同撑起深圳创新力,让这座城市受到全球瞩目。 可以预见,未来深圳将涌现出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先进企业,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 迈向自主创新 从“买专利”到“卖专利”的质变趋势 在韩国济州岛,20台比亚迪eBus-7纯电动巴士正在不间断的投入运营,这是济州岛知名景区牛岛的首支纯电动巴士车队,也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一支中型电动巴士车队。在世界上各大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比亚迪都成功突围,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 《报告》指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创新指数的重要指标珠三角地区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美国和德国水平。其中,深圳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提升至4.13%,研发强度媲美以色列、韩国等全球一流创新型经济体。 专利一直以来都是企业间竞争的最高级形式。谁拥有的专利多,谁在领域内就有更多话语权。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2万件;深圳国内专利授权9.4万件,同比增长25.59%;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9.7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高科技产业从“买专利”开始起步,呈现出“卖专利”的新趋势,在高价值专利的创造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在深圳南山超多维公司,有一面密密麻麻的“专利墙”。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一度以“不卖产品,只卖专利”闻名。截至目前,超多维已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1000余项,82%以上为发明专利,其中,3D显示技术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在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看来,通过创造专利,形成专利群,深圳企业真正可以真正走向世界,让这座城市的专利、产品和品牌站在世界舞台。“经过了量的积累后,专利产生的效应将会‘质变’,我们将进入质变的平衡点。”他说。 研发投入、区域创新指数不断提升,正带动珠三角企业创新实现从“买专利”到“卖专利”、从生产鞋袜到制造“大国重器”、从代工企业到“隐形冠军”的三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汇集天下英才 诺奖得主和青年“海归”都来了 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全球高端人才,为深圳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通过借助世界顶级“外脑”,珠三角加快创新升级的步伐。 2017年,深圳便正式提出,要发挥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十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深圳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等先后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目前已拥有超过9所与诺奖得主合作创办的研发机构,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和医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方面,都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高度吻合。
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成为珠三角企业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法宝”。“作为‘中国的硅谷’,深圳创新创业活跃,LED及激光产业配套环境完善,开展激光照明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具备良好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条件。”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表示,他将把全球领先的激光照明技术带到深圳,进一步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 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全球高端人才与深圳学术机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的同时,一大批海外留学人才、青年人才在珠三角的创新浪潮中崭露头角,担当起创新重任,在各自领域成为创新“领头羊”。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80后海归教授贺建奎,2012年回国后带领科研团队艰苦攻关,研发出准确率全球领先、且唯一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目前,他创办的瀚海基因拥有发明专利60多项。 从2010年开始,深圳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对引进的高端团队和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年轻的创新人才成为深圳企业创新的主力军:汪滔、王俊、刘自鸿、吴光胜等一批青年才俊挑起创新大梁,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6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平均年龄41岁。得益于青年人才激发的创新能量,深圳不断创造出发展的奇迹。 《报告》指出,市场化程度高是珠三角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与一些地方人才扎堆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不同,珠三角的创新人才呈现向民营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集聚的态势。 “世界工厂”今时不同往日,珠三角企业正在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发力,将在高精尖行业与全球一流企业一较高下。 配置全球资源 “GFORG”企业正在深圳出现 湾区经济因为具有沿海、湾区和城市群三种要素而成为开放经济中的最高形态。从世界版图看,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将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比肩,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经济城市群。 报告指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深企逐步掌握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形成“全球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崭新发展格局。
在深圳、香港、硅谷同步成立的柔宇,当前市值已突破30亿美元,特殊的成长模式让柔宇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公司之一。 柔宇科技的自主核心技术包括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和新型柔性传感器,核心业务包括基于“柔性+”平台的一系列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储备1800多项知识产权。 《报告》指出,一批同时拥有全球要素配置能力和服务全球市场能力的“GFORG”(globalforglobal)企业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出现。 在深圳,一台接一台印着“CIMC”标识的半挂车正在中集集团的车间内组装。在过去20年里,这家年产值超过60亿的集装箱企业把产品卖到了荷兰、英国等全球各地的街头,并创下产品销量连续20年全球行业第一的纪录。 本土企业在将技术研发触角向全球延伸的过程中,持续服务于全球市场。“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全球供应链管理、跨界设计以及跨洋制造这三大法宝。”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贵平说,中集的方法是,不断优化全球营运效率,依托中国制造为基础的全球供应链,充分利用全球制造网络、全球海运及技术人员的智慧进行跨界设计。 《报告》显示,这些企业有效地通过品牌合作、技术协同、资本融合等方式,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加快完善全球化研发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厚植创新生态圈,实现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 “这3年多,不光是比亚迪在不断拓展全球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我们布局的国际市场、生产基地,也给当地带来了税收、就业机会及环保效益等。”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柯说。 当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发达国家的道路上,优必选Jimu机器人正在全球近500家AppleStore零售店销售。“我们在创立之初就具有全球视野,并且非常重视机器人技术、产品和模式创新,积极参与全球创新。”优必选创始人、CEO周剑说。 深企整合全球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正在构筑起广东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数读深圳创新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公布了全球创新活动群落TOP100,深圳—香港地区超越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湾区。 深圳201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占全国四成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近9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有效发明专利维持5年以上的比例达86%,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17年底,深圳累计有效注册商标70万余件。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增长迅猛,同比增长达到46.9%。 《2017深圳企业对外投资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深企对外投资达3657亿元。
来源:南方网 全媒体记者苏梓威 戴晓晓 朱洪波 鲁力 编辑: 陈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