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和社会组织“牵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一家环保企业和一个社会组织联手开展了一个公益项目:环保企业提供一种屋顶绿化植物培育技术,社会组织在困难群体较多的社区招募“工人”种植绿色植物,最后由第三方商业企业出资收购绿植。 “屋顶绿植多了能够绿化城市,净化空气!”环保企业的负责人这样说。“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更高了,困难群体也有了一定的补贴!”公益组织负责人如此表示。而参与公益项目的社区居民则点赞:“绿色植物扮靓了社区!这个公益项目很‘绿色’!” 上周六,金沙街社区近30名老人起了个大早,他们纷纷赶往金沙街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上课”。 课程内容是关于如何快速种植屋顶绿化植物的。“把这些植物放在屋顶或阳台上,每天浇两次水,一个月后,植物就能长成一片用于屋顶绿化了。”授课老师拿着一个约1平方米面积、装着土壤的容器讲解,老人们也兴趣浓厚:“下雨天还需要浇水吗?”“不需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人们都笑了。 老人们为何要学习种植屋顶绿化植物?原来他们参加的是由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篱环境”)和金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金沙街家综”)合作的一项名为“蓝天行动”的公益项目。 “这些长者是项目的首批参与者,他们将学习种植屋顶绿色植物,然后认领一定面积的植物回家种植。”金沙街家综社工李绅麟介绍,其所在的社会组织一个多月前与东篱环境接洽“蓝天行动”项目,首批选择了长者、家庭主妇和社区残障人士作为对象开始试点工作。 李绅麟认为,教社区居民种植绿色植物,不仅能绿化环境,还能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关心周围环境。 “社区更绿了,我们的心情也更好了!”刚刚认领了一些绿色植物的社区居民陈婆婆笑着说,年轻时她就以种地为生,现在算是把一技之长重新用了起来。 公益项目主办方东篱环境此前已试点培育屋顶绿化植物,通过计算,16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面积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灰尘16.69吨,释放氧气1.49吨。这一技术对于灰霾天气越来越多的城市来说,无疑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项目起名“蓝天行动”的原因。 当然,“蓝天行动”项目并不只是对抗灰霾这么简单。项目选择在金沙街社区试点,主要原因就是该社区困难人口较多,据李绅麟介绍,社区约八成人口是困难群体。 “第三方企业出资收购居民种植的绿色植物,其中的收益部分将分配给种植者。”东篱环境项目负责人说,这算是对居民生活费用的一种补贴。 东篱环境董事长徐玲认为,“蓝天行动”的公益模式像个“闭环”——“里面既有企业的科技保障,又有政府的政策机制,还融合了市场资本,最终让参与的民众受益,同时达到环保的社会效益”。 专家表示,“蓝天行动”采用商业化、可持续的生态公益模式,同时还传播全民环保意识,是一种 “公益3.0”的形态。